Donec efficitur, ligula ut lacinia
viverra, lorem lacus.
顾清川& 林羽眠
概率论与蝴蝶标本
2015年秋,北大逸夫楼303教室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。顾清川在《生物统计学》课上推导到第7步时,粉笔头突然砸中他后脑——前排扎马尾的女生正踮脚去够卡在吊灯支架的蝴蝶标本,浅青色翅膜掠过他摊开的笔记,在泊松分布公式旁抖落细鳞。「同学,能帮我算个抛物线吗?」林羽眠眼睫上还沾着昆虫馆的晨露,却不知道这个帮她计算投掷角度的男生,从此在心跳频率里添加了协变量。
三教不眠星的共谋
他们成为图书馆B区2点的常驻幽灵:她解剖台灯照着他的建模论文,他编程间隙替她校对拉丁文学名。冬至那晚通宵赶课题,顾清川用R语言把林羽眠的300份蛾类数据转化成旋转星云,投影在天文馆穹顶时,她突然把脸埋进他沾着咖啡渍的毛衣:「原来我的标本在你代码里会发光」。晨光刺破雾霾那刻,他们在空荡的食堂共享最后一颗茶叶蛋,蛋黄流心像偷藏的太阳。
离心管里的玫瑰
毕业季实验室的紫外灯下,林羽眠握着移液枪的手在发抖——顾清川的硅谷offer和她的青藏科考项目隔着15小时时差。他把离心机改成旋转标本架,96孔板每格都嵌着风干花:「这些高山蔷薇能在零下20度盛开,我们的爱应该比它们更耐极端条件」。他们隔着太平洋培育默契:他教AI识别她发现的稀有鳞翅目,她邮寄的冻土样本冷藏着他写的诗。
第614次迭代的完美解
去年校庆日老实验室,顾清川的投影仪在试管墙打出动态方程:「当t趋向无穷大时,我想成为你收敛的唯一定义域」。林羽眠打开恒温箱,614只机械蝴蝶突然腾空,每只翅膀都折射着他们视频会议的截图。「你总说真正的凤蝶一生只交配一次」,她将电极片贴在他腕间,「现在该验证这个假设了」。那些被显微镜放大的誓言、傅里叶变换过的思念、离心过的眼泪,终于在质谱仪上显示出永恒峰值。